研发平台方便你、我、他
    我是06年到上海工作的,记得刚工作不久,同事就给了我一张票,说是去参加一个会议,那天雨下的非常大,我们在普陀区文化宫聆听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领导以及相关人员为平台做的宣传报告,从此与平台有了不解之缘。
    我与平台接触最多的是科技文献服务,刚刚工作那阵,在单位图书馆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检索文献,查到文献的出处,再去上图、中科院以及华理等图书馆查找原文,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时常因为文献缺乏,查不到原文。这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件十分焦急和苦恼的事情。我们也曾对单位的领导抱怨过,但我们也理解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不可能像中科院以及大学那样有国家的支持去购买一些专业数据库的。
    听完平台的相关人员介绍以后,我一回到单位,马上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注册申请,试着查阅文献,感觉很方便,虽然全文传递至少需要2-3天的时间,但当时已经感到非常高兴了,还不时向没有参加会议的同行做宣传。没过多久,我们部的同事门十有八九都成了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用户。
    前些天一个在北京的师妹需要几篇日文文献,有文献的出处就是查不到原文,一次偶然的闲聊中,她问我是否认识从日本归国人员或日籍人士,我了解了情况后就想到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但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平台发出了全文传递信息,网页一直没有关,工作间隙偶尔查看一下文献处理结果,半天过去了,文献还在处理中。第二天一上班就打开了平台的网页,发现文献还在处理中,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因为由于语言的限制,国内日文的期刊并不多。到了9点多,突然发现,一篇日文文献已经传递过来,赶紧下载下来,在评价的网页中还特意留言:非常感谢!然后赶紧和师妹联系,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她高兴极了,还特意要去了平台的网址,说要好好浏览一番。
    从平台传递文献的速度可以见证平台的变化与发展。刚开始全文传递至少需要2-3天的时间,后来发现传递速度不断加快,到现在,一篇中文文献从发出信息到收到原文最快不到一个小时,西文文献最快的一两个小时内也能收到,非常便捷。原来传递文献的额度只有十篇,有时要开展一个课题需要查阅几十篇中西文文献,额度用完还得填写服务反馈信息表,打电话申请,现在我已经被平台批准成了升级用户,一次可发送30篇文献,更方便了。
    由于我在08年申请了研发基地的一项课题,有幸获得市科委的批准,这期间去钦州路能够和平台的员工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感到万分荣幸。临行前,王渭送给我一些平台的宣传品,让我帮做更多的宣传。恰好,我爱人在一家培训中心工作,最近受学校和华谊集团之邀讲授文献检索的课程,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将带来的宣传品让她转发给每一个老师和学生,让研发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受益。